七中实验女足蝉联全国冠军,越秀区校园足球再获辉煌

在刚刚结束的2025全国五人制足球青少年锦标赛(女子U15)中,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女子足球队一举夺得全国冠军,这也是该队首次问鼎U15组赛事桂冠。此前,她们曾连续两年摘得U13组赛事冠军,这次胜利为球队增添了第三个全国性冠军荣誉,也再次刷新了越秀区校园足球的荣耀纪录。尽管城市空间有限,却凭借独特的“校园足球密码”,越秀区将对足球的热情和智慧镌刻到这片土地上,浇灌出青少年足球的丰硕成果。

“小场地掀起惊天波澜!七中实验女足逆袭夺全国桂冠”

足球人文与创新实践,为体教融合开辟新路径

越秀区作为广州市中心城区,场地资源紧张,却缔造了令人瞩目的青少年足球成绩。这里的足球课程有时被安排在教学楼顶部的空中球场、有时利用楼梯作为体能训练场,甚至操场使用都需精确到课间10分钟。巧妙的资源调度与创新性地设计,让学生能在有限空间内保持高效训练。这种独具一格的校园足球体系使孩子们不仅热爱足球,更能从中收获成长与团队精神。

近年来,越秀区设立了五个“满天星”训练营基地,覆盖东、西、南、北、中区域,以便学校附近的学生都能在十分钟内抵达专业训练场地。这种布局解决了老城区“场地小、需求大”的矛盾,也为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提供了更便捷的支持。如今,这片区域已成为全省校园足球的试点区和典范。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女子足球队三连冠的佳绩,“满天星”青训营的运营模式及33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成果都证明了这一体系的成功。

多维度培养体系助力校园足球扎根与绽放

足球已不再是越秀校园生活的“选修科目”,而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每班每周1节足球课”写入课表,到早晚练习与课外专业训练的深度融合,越秀区青少年足球的培养体系网格化、系统化。在课后托管课程上,学生们练习盘带技术;社团活动中,他们探讨战术策略。这种融入日常的安排,让兴趣变成习惯,训练走向专业。

不仅如此,越秀区还采取校社联动的机制,为校园足球注入更多优质资源。例如,培正小学与专业足球学校共建训练体系,越秀区的优质学校携手职业俱乐部完善梯队建设,云山小学更邀请苏永舜、吴群立等足球名宿亲临指导。青训资源的下沉和开放让普通学生也能有机会接触到高水平的足球教育,而表现出色的苗子则有机会步入更专业的训练路径。

除此之外,在越秀区,“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落地开花。班级联赛更像迷你版“校园世界杯”,校级赛事则营造“小中超”的氛围;区级比赛中首次尝试主客场制,每年举办超1000场比赛覆盖5000余名学生。如此高频率、高参与度的赛事安排,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合作,在奔跑中体会拼搏。这些扎实的实践确保既让普通孩子敢踢爱踢,也为优秀苗子提供通向更高舞台的机会。

弹性足球资源,培养传统与荣誉齐飞

越秀区校园足球的成功得益于一套深耕细作的校园足球生态。例如,旧部前小学“课程-训练-竞赛-文化”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第七中学实验学校“请进来教、走出去赛”的精英路径,以及满族小学每周进行以赛代练的创新安排,这些都为学生从入门到进阶铺设了清晰成长路径。全区80%的参与率,更使得足球文化成为校园内的重要精神符号和日常氛围。

“小场地掀起惊天波澜!七中实验女足逆袭夺全国桂冠”

如今,越秀的校园足球不仅赢得了诸多荣誉,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让足球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力量。通过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越秀区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运动人才,也用绿茵场上的激情燃起了每一颗热爱奔跑的“星星”,让它们在校园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通讯员 越宣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